閑雅書法論壇

書法、篆刻、文學、文房、硬筆
論壇近期公告
現在的時間是 2024/11/26 AM 12:56:58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1 篇文章 ] 
發表人 內容
 文章主題: 麤言麤語-鹿语录6
文章發表於: 2013/08/28 AM 6:34:27  
離線
低年級生
低年級生

註冊時間: 2010/10/23 AM 8:57:58
文章: 12
性別: 未指定
论颜与王

颜真卿的书法特点我从书上抄了一些形容词,如:丰腴雄浑,结体宽博,气势恢宏,骨力遒劲,气概凛然,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端庄整密,清远雄浑,雄伟健劲,雍容朗畅,浑厚庄严,结构精悍,气象森严,气象森严……….。要介绍一个书法家都可以拿上面的词句应用一下,但抄来抄去觉得很没意思!要说怎样的话才能真正形容颜字的特色呢?
颜的书法是向谁学的?曰:楮遂良和张旭,这两人起了关键的影响!楮书对颜的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张旭对颜的线条给于了重要的启示.

颜真卿“幼时贫乏纸笔,以黄土埽墙习书”。同唐初书家一样,他也先师承于二王,并参以褚遂良笔法,其可贵之处是不为旧书所拘,《藻鉴》引黄庭坚语云:“回视欧、虞、褚、薛辈,皆为法度所窘,岂如鲁公萧然出于绳墨之外,并卒与之合哉?”同书又引苏轼语云:“鲁公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颜真卿变异之处,一在法度,既不像欧体那样险劲刻厉,又不似褚体流动秀媚,而是以大度端庄、从容不迫为自己的风格。《藻鉴》引《广州书跋》云:“鲁公于书,其过人处,正在法度备存,而端劲庄持,望之知为盛德君子。颜真卿在笔画中还融入篆、籀之古雅、涩重的特点,如《唐人书评》所云“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瞋目,力士挥拳”。而请益张旭有“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的文章,以候再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颜字的用笔大家都知道有篆籀之气,而啥是篆籀的风格呢?就是我最不愿提及的“中锋行笔”了,这样的用笔与王字系统有一些不同,这样的不同也影响了与王系统在结构和章法上的彻底改变。我们来比较看看:
王系多用背势结体,颜系多用向势结体
王系在结构上可以看成倒金字塔的险绝结构,而颜系多使用金字塔型的稳定结构,这是重心较高与重心较低的区别。
王系笔意收敛到字型或章法之中,颜系笔意则迈开到字型与章法之外,这句较难懂,我没有更贴切的形容词可以使用了。
王系较关注的是书法的美感表现,而颜字更关心的是文字文意内容的表达.
王系的字往往是休闲的情况下写的,而颜鲁公一天到晚都在办正事公事!心境不同。
在笔性上,王字是“刚性的笔写柔性的字”,颜字以“柔性的笔写刚性的字”,当然您用一支兼毫笔写两种字是可以的,而用狼毫写颜字则不是太好。
在写字的时机上,孙过庭有五合五乖的理论,王字对此要求较高,而颜则随遇而安。
王系适合写小字如尺牍,扇页,斗方等小品,颜字可以放得很大适合写扁额,中堂,条幅,对联等。而现代的展示场所都得大,您不能不习颜!

而不学篆籀的书友们,您要问我这样是不是写颜字一定不会成功? 您也别担心那么多,您有时间就练一点,没时间也无所谓,影响不大!因为颜是借篆籀转化了王字的,
他都已经转化完了,补药都已经替你抓好煎好热热的摆在你面前你就喝呗!不需要再去药店抓药了!

写颜字最忌的一件事,就是写成了怒目而嗔的武夫,形成了所谓“希特勒风格的字”,而写王字最忌散漫无法无天,形成“太祖风格的书法”。

--------------------------------------------------

答:品客兄“颜褚同练”的问题

我为很多庙宇刻过庙联,扁额。在我年纪还小时我就开始做这工作,庙宇的柱联一般都非常高大,常有10个字以上的对联,所以书写的字体也必须很大很厚重,以营造一种入山寺大门即有庄重,威严,震憾,严肃的厚重感,除了文字意涵带来的气纷外,文字艺术造型上也要多加推敲,必须做到古仆,典雅,虔诚,谦和的佛家书法,我很小就懂这个道理,仅管我笔力还很虚弱,结构仍很松散,对文学,佛学的知识仍非常浅薄,我还是尽力去揣摹,每次到一些古庙拜拜,我总是先去看看这些上了年纪的对联。这些作品为您带来心灵上的洗礼,感化了普罗众生,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信徒,镌刻了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自宋吴踞以后在作品的规格上开始有了一些改变,有纵向加长(加高),加大的趋势,这导致用在尺牍上的用笔,结构,章法,到了要彻底改变的时候了,而现代的展示空间都非常高大,非得有大的作品,否则难以支撑那么大空间,而对王字系统的崇拜却拘束您要表现的空间,我看到有些人的做法是将一幅又一幅的尺牍往下接成了中堂,这样只是篇幅做大了,字还是那么渺小,这要怎么改变呢?就是“用颜写王”就是借颜的气势来写典雅的王字!
我为啥要这样做呢?这就是我上面所说写庙联遇到的困难,我若不将颜字改变或将王字转化,都不足以应付写庙联的自我要求,怎么说呢?单纯的将王字放大虽有典雅庄重的造型,却失之格局太小,单纯用颜字虽成就大气度的外观,却失之军武粗鲁。这样就产生了融和二者的必要。

自宋以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习颜的,宋四家苏米黄蔡,强调的是尚意书风,我可以再解释为对用笔时时做更大胆的尝试,有时您看书论,有些书家会有卑唐或书不学魏晋以下,或说写了啥余就皆不足观的说法,听听就好别太当真!而要学习这四家您会觉得这工程太大,有拿不下来的恐惧感,其实您要有心想去做,只要方法对,这也没啥多的!临完了您还会觉得古人给的材料太少了。不要以为您对某帖写了上百遍,您就会有某书家的基因,那是不可能的,而要广要博!这些路都会相通的,写的多自然就懂了!很多书家都说他们习兰亭序上千遍,好像没千遍不会成为书法家,我能说啥呢?我只能说I服了you!

王铎是集合王,颜,米,等各家而成
您要把王字写大,很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催化剂,那就是宋四家的尚意书风,这会为你带来用笔多样化的转变!有些人会说那太难了,先写点赵松雪行不行,行是行,只是有点原地踏步吧!而要如何改变用笔呢?大家都知道晋唐的尺牍用狼毫书写在硬黄不吸水的纸上,而现在我们得先改变材料,换兼毫或羊毫来写,纸张也换成了较薄易吸水的宣纸,这就为你带来一些麻烦,而恰好这些麻烦会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墨趣,用腕用指写小字也要改为用全身的力量来运作,视野也改变了,而要用斗笔写很大的扁额字时,这时您是用眼睛写字,手只是眼睛的工具而已,那再大,破记录的大字都难不倒您!

以王字间架为地底岩层,以颜字大气雍容筑基,以宋四大家为的建材,您就是建筑师,可以开始盖大楼了。而要怎盖才能防震又实用呢?这还有一些技法上的问题,我无法在这里说明清楚,必须有实际的演练操作才能说明!总之一句话“把笔墨的性能发挥到极致”。
如果因为要写大字,您可以用报纸来写比较不浪费,把它接成大条幅来体现行气与章法,用很多的水试试看类似泼墨的用笔,把它想成画荷花或芭蕉的叶子,枯笔处想成画枯藤的效果,纤细处想成画兰叶,点画想成画石头,发挥一些拟人拟物的想像力吧!老鹿很幸运!从小庙里的扁额大字没少写,我题过非常多的寺门,大雄宝殿!但落款却都不是我的名,而是庙里老僧的法号!
----------------------------------------------------------------



批判陈忠康
本人实在很想在此说说好话
多说好话也会对自己带来更多的尊重
但看到书坛对书法的认识浅薄,
对所谓名家无知的追捧,
我再不说点我的心里话,愧对古人!
陈忠康的书法实不足观
不管在用笔,结体,章法,气度,古意各方面都属下乘
会写字的人写到后面会有忘我的笔意,越写越好!
书谱,兰亭,寒食,三稿,都是“前松后紧”
陈忠康的后段松而意散,用笔躁而不实
点画是一个人精神集中的证明
转折是一个人气韵连绵的表现
陈的气韵断而不连,精神焕散!
行气章法一塌糊涂!
连个落款都不懂,甚至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
各位看倌啊!不管你会不会写书法
请一定要提升自己的眼界
才不会有审美危机啊
博物馆,美术馆是个好地方
可惜中国不是个博物馆美术馆的国度
高昂的门票让人遥不可及!
------------------------------------------------------



论批评
要批判一个人的艺术作品不容易,
往往自己会很受伤甚至众叛亲离
被批叛者反而得到免费的宣传,
进行艺术批评不是为了某种不可
告人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纯粹渲泻
的快感,若您还不会对症下药的批,
我可以教你几个原则:
1,先让观众了解您自己的主张及中心思想
2,把自己置于客观的学术立场
3,要以古为鉴,依实立论
4,批评的目的是以正视听,尽管有时候真理不是越辩越明。
5,给被批者和观众以启示,以推动艺术的向前发展
古人云:大行不顾细节,大礼不辞小让。
艺术批评一定要找准批评对象的问题所在,
把重心放到对本质问题的探讨上,其实批评
一个人并不是把这个人放在完全对立的位置上进行审视,
甚至对言行举止都进行声讨,不然艺术批评就失去了它的本来意义。
------------------------------------------------------------------


很多人遇到我的批评都很头痛,

甚至心惊胆颤,怕我乱说话毁了一世英明,

但批评才能表现出积极而有活力的声音,

批评是一种理论于实作的作用和动力,

如果不是这样,就没有如火如荼的艺术繁荣,

对有些人来说面对我的批评还是一脸的排斥和敌意,

其实艺术不需要所有的人都赞同,也不需要所有的人都说好,

艺术不是“是与不是或对与错”的问题,

艺术本身就是一个多面的脸孔,有多重义意的阐释,

因为艺术的存在,这个世界才丰富多彩。

却道书法通古今

江湖骚客多市井

----------------------------------------------

艺术家到了一定的高度以后是很难接受任何批评的,中外皆然。

如果你的基础技巧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且固定了,

你对自己的艺术之路也没有疑惑了,

你可以勇往直前不必理会任何杂音,也不需受任何人的影响!

请问您是吗?您不用回答我的提问,只要从内心回答你自己就行了!



如果你认为自己还有精进的空间,名誉与威望就是一个拌脚石。

处在高处是很难回归到基础练习的,

我这个三无人员是常常回归基础的,重点在楷与隶!

并非我要在这二体上有啥成就,而是要沉下心来为行草做准备前的热身!

你看TIGER WOODS 他已经是顶尖的球手了,但仍得站练习场,

有各方面的教练指导,这为啥呢?

局外人看得比较清楚啊!

-------------------------------------------------



批到谁自己都忘了!!

上次说要为您烧制的实心砖,差点忘了!

就搞个空心砖拍拍吧,免得伤害过重!

与你论书和崔寒柏类似,是不能说技巧的,

而要说“格”

说真的在这里论书是没几人能论“格”的,

大部份都还在与笔墨技法做斗争!

美国学者福开森说“中国一切艺术,都是书法的延伸!”

但我要说“中国一切艺术,都是诗的延伸!”

你缺乏的不是那些枝微末节的技巧,

而是一颗超卓的诗心!

有诗心才有舒卷自在的书法,才有诗情般的笔趣!

书法的高下决定于作品的格,

格的高下决定于其人的心

心的清浊广狭决定于人的学,

你需要的是杜工部的凝重含蓄,与摩诘的画境

但这很难,需要时间!

要揣摩日久,浸润日深,才能鄙吝都消而神清自远

但说了那么高远的超脱境界,还不如说点眼前的,

不好意思!我是个俗人,我又要回到技巧来了,

王右军喜鹅。意在取其转项,如人执笔运腕以结字!

先生过多枕腕小字,应多转变为悬腕大字

行草转腕求结字不滞,运腕灵活求笔墨化境!

在雍容谈笑与深醇淡定间自然流露于书,

先生立规于楮赵,是大部份学书人想走的路,

论坛十之八九!

但路是宽广的,眼界要更开阔,你无需拜师,

你完全能自悟!

---------------------------------------------



躁气

我再来说说为啥淡墨也会产生躁笔

有人说我语文程度低,,我就来加一断文吧!

笔墨是完全可以讬付心事的“知己”、“朋友”。“笔墨”成了你的解人,

接收你心海消息的载体。古人谓“书如其人”、“心画”、“心印”

躁气的产生来自“心性”,那不是你用任何工具与材料能掩饰的,

需要长期的自我觉醒的过程,书法能帮你发觉你自己的问题

中国人有审美危机,这危机也是来源于心性的,

这有很多因素造成,不想多说了!

我来比较老毛和杜甫的两句诗就能解释躁气的来源!

毛:“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较之杜子美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前者是一种时空豪赌,后者则是悲悯情怀的关切,

一个以我为主,一个以天地为尊!

啥是美?就在那一点的差距上也天差地别啊!

全民沉浸在躁郁的环境60多年了,其伴生的气质就是霸气

但你霸来我霸去,霸气也成了吓唬不了人的晦气了!

-------------------------------------------------------------












临与创

不会创作,有很多因素

说说其中一样吧!临帖不得法!

临摹是要临到啥程度呢?

大部份的人把“形”看的太重,把“势”给轻忽了

得“似”不如得“势”!

为啥要拜师?老师的作用是啥?难道只教你临的像吗?

老师要教会你去糟粕,取精华。更要懂的美化原帖,

把结构法章法重新组合了,帖的内含会慢慢溶入你的血液里。

临摹死记,不要把字写死,写僵化,固化了!

结构与章法都是软的,可塑的,

临一个字要举一反三,写出那个字的高矮胖瘦四个变体来

-------------------------------------------------

最好的临摹也是一种创作

于是有了创造性的临摹这个说法

大部份人临摹属于基础性的临摹

虽已入帖了,但仍被帖所拘束!

所以我看不到感情,也看不到个性

原因是缺乏笔锋对思想的表达

所以我看不到“笔墨”!

我只看到呆板的外型,

笔者,性灵的意识力;墨者,形式的表现力。

得锋则得意,见锋则见心,

逆锋蔵志,顺锋展怀,

回锋曲意,顿锋歛气,

提锋则逸,按锋则拙,

裹锋见深致,露锋出气韵。

虽是临摹也要下笔辩虚实,落墨知阴阳!

打造文字之外的意境,才是书法艺术家终极价值所在。

--------------------

把石刻木刻本转化而写成墨迹本

通临我不反对,通临就像背英文单字一样要背得越多越好,

但单字多了得要有文法串连才读的通啊!

所以有人建议高先生临点墨迹本,这也没错,都对!

但高明的临摹者能把集字帖转化而写成墨迹本!

但如何做得到呢?

首先必要的条件是墨迹本与集字帖都要熟悉

或许你会觉得工作量很大,其实不大,

能得的字的讯息也不够多到能写唐诗宋词,

集字是字字独立的,或许经怀仁临摹后再刻上石的,

所以它一定有怀仁的主观,再加上刻碑人朱静藏保守的字缘内雕刻,

所以应该比原来王字细瘦!欲还原王字就要从这里入手!

上下间距,左右顾盼,要参考墨迹本,

才能还原原来的“比重”与“焦距”

建议一个好的参考的对象是丧乱帖

把筋骨血肉尽可能的表现出来

怀仁在安排布局时上下左右间距过大,

这是他保守的作法,无可厚非,王字要更紧密一点,

拮取一个王字死硬的放在任何创作作品上都是不自然的

所以临摹不能把帖临死,

结构与章法是软的,可塑的,

可以揉成高矮胖瘦的各种变型而不失韵味

需要更多的想象力,米芾及王铎就是个中高手!-------------------------------------


回頂端
 個人資料  
 
顯示文章:  排序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1 篇文章 ]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97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檔案

搜尋:
前往:  
cron
Powered by phpBB® Forum Software ©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
連絡我們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