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後記
從集古印譜產生后文人對漢印美開始有了初步認識,到漢印審美觀的提出,然後指導人們進一步對漢印形式特徵進行研究總結,使得漢印審美觀得以逐步完善,最終指導文人運用到實踐中去。這一切完全符合印學史發展規律的,是客觀存在的。但是,當我們把元代文人印章發展進程放回到整個印學史中去審視,把它和宋代文人印章的發展進程連接起來看,我們就會發現,如果沒有宋代《集古印譜》的產生使漢印的原有用法得以改變,人們就不可能欣賞到只有用印色才能體出來的漢印形式美,因此《集古印譜》的產生是篆刻史上漢印審美觀得以確立的“外因”。大量的現有文獻資料和印章實例告訴我們,文人使用印章和美化印章的要求就是漢印審美觀產生的“內因”,這種內外因的相互作用使得宋代文人在集古印譜產生不久,就開始了對漢印美的追求。所以印學史上的漢印審美觀確立的時間在宋而不在元,元代文人只是在宋代文人崇漢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有所繼承和發展。因此,在對于印學史中的某一段進行研究時,千萬不能孤立地去認識它,這樣就會重複“盲人摸象”的錯誤。
研究歷史的“大膽設想”必須要靠“小心取証”來支撐,對歷史問題的一切正確判斷,都必須建立在豐富而正確且時代明確的史料之上。由於歷史原因,現有史料中存在著很多錯訛,我們必須對所用的有關史料進行“實事中求所以是”的整理,萬不能拿來就用,更不能為了說明問題而“無中生有”和“削足適履”。因此,在以實事求是態度去認真解讀宋代和元代文人用印風格之間的關係后,我們就會發現吾衍──吳睿──朱珪三代師徒之間的關係不能代表和正確反映出元代文人印章的發展進程。因為歷史並不是偶然事件的堆砌,他們之間的關係只能是元代的一個側面而已。
研究歷史的目的是為了揭示歷史發展的內在規律,篆刻史的研究也是如此。宋元印學史部分,有很多問題的真相還沒有徹底搞清,有很多印學資料淹沒在歷史沈積中,還有大量細致的查證工作有待我們去完成,因此要想對這一部分印學史的發展進程作出正確的判斷,我們就必須掌握科學的歷史觀,運用“實事求是”的方法去大量研究史料,從對史實的嚴謹周密的考証中產生結論,別無他途。
《先轉,若有缺錯字,日後再修正》
最後由 玉澤 於 2006/01/13 PM 11:24:39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