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出處嗎?
我的看法有些許差異 提出來根大家討論
寒江夜笛 寫:
秦朝八體:
大篆:周宣王時代太史籀的十五篇文字。又名「籀文」。
秦國處於周地
基本上沿用西周的文字系統
《史籀篇》等同類風格者通稱大篆
(《史籀篇》是用大篆寫成 不表示大篆是根據《史籀篇》而來)
而東方六國各自有所改變發展
如齊系.燕系.晉系.楚系等文字 稱為「古文」
引言回覆:
小篆:秦朝李斯、趙高、胡毋敬根據大篆而省改,分別寫成《倉頡》、《爰歷》、《博學》篇,字體有別於大篆,所以稱為「小篆」。又名「秦篆」,因為這些字形都是秦人所創,並且通行於秦代。
既從大篆而來 就不應說是秦人所創
引言回覆:
刻符:刻在符節上的字體。
蟲書:寫在旗幟書信上的字體。因為這些字體有的像鳥,有的像蟲,鳥古稱「羽蟲」,故得名。
春秋戰國時期 鳥蟲書大多用於兵器
引言回覆:
摹印:寫在印璽上的字體。因為印材有大小,所以在刻寫之前必須先予規劃,故稱為「摹印」。此文字特色為屈曲縝密。
署書:題宮闕及匾額上的文字。
署書另一說法
是文件密封之後的題字
類似於封泥的作用
引言回覆:
殳書:是鑄在兵器上用以題識的文字。殳是一種兵器。
隸書:相傳由秦始皇下杜人程邈所作。字體書寫便捷,可輔助篆書之不及。
戰國時期就出現了有別於大篆的簡化書體
後世稱為古隸或秦隸
而民間嫌篆體字麻煩 往往多有簡省
所謂官獄多事而改用隸書
除了純粹書寫簡便之外
或許也是因為民間已少人能識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