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雅書法論壇

書法、篆刻、文學、文房、硬筆
論壇近期公告
現在的時間是 2024/06/26 PM 1:47:03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2 篇文章 ] 
發表人 內容
文章發表於: 2015/05/09 AM 11:12:16  
離線
中尉
中尉

註冊時間: 2013/01/09 PM 9:11:54
文章: 1922
來自: Taipei
性別: 男孩
全篇請看影音: http://youtu.be/KZ6iNVDWt1Q
轉載:
如來,梵語tathāgata與「兜沙」似乎無甚關係,其實不然。持此主張者為日本學者近藤隆晃,他認為經典中出現的「怛沙竭」、「兜沙陀」、「多沙陀」等字,是「如來」的古譯名,其中「兜沙陀」簡化後成了「兜沙」,也就是說《佛說兜沙經》即《佛說如來經》

經文結構與菩薩修行

《兜沙經》有一個格外引人注目的特點,就是重視“十”這個數字,並且在多方面創造性地運用。本經的經名,也是源於對“十”的強調。由此開始,“十”逐漸被賦予多種超出計數範圍的宗教象徵含義,構成華嚴類經典乃至華嚴宗教義的一個獨具特色。

用“十”形容數量的龐大、空間的遼闊、佛法的宏富,雖然貫穿於整個《兜沙經》,但這遠不是該經的特點。在《般若道行品經》中,諸如此類的例子也是俯拾皆是。以“十方”代指所有地域,以“十國”概括所有國家,以“十方佛剎”表示全體佛國世界等等。《般若道行品經》的論述均與《兜沙經》基本相同。

《兜沙經》對十的創造性運用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嚴格以十為計量單位組織經文、論述教義、表達思想。《兜沙經》在行文方面,動輒採用十句排比,在涉及某個問題時,往往從十個方面或分十個小節來論述。以後的華嚴類經典由此發展下去,每個問題包括十個方面,每個方面又有十個部分,自覺地採用十進制來組織整個經文。對這種方式的充分運用,使得大本《華嚴經》在整體上“既笨拙又煩瑣,但它卻因此而給經文帶來了某種神秘的深意,'十'被當成了完滿和和諧的表徵。”

其二,《兜沙經》嚴格以十為計量單位列舉菩薩修行的名目、階段或內容,使菩薩修行理論有了新的整體框架。

隨著大乘佛教的興起,菩薩的地位進一步提高,關於菩薩修行的理論和實踐,成為大乘經典論述的中心內容,華嚴類經典也不例外。《兜沙經》所列舉的十位菩薩以文殊為首。他“持佛威神”,提出問題,講述菩薩修行法,使華嚴菩薩具有了代佛宣言的身份。《兜沙經》還沒有把普賢菩薩與文殊並列,也沒有突出他的地位,這是與大本《華嚴經》的一個區別。《兜沙經》沒有對菩薩修行詳細說明,而是採用以十為計量單位的方法,用提綱形式列舉名目。這些內容直接影響了後出的華嚴類經典。以下是簡單的比較:
《兜沙經》為:十法住,十法所行,十法悔過經,十道地,十鎮,十居處所願,十黠,十三昧,十飛法,十印。共計十項。

《本業經》的相應經文是:十地、十智、十行、十投、十藏、十願、十明、十定、十現、十印。也是十項。

晉譯《華嚴經•如來名號品》相關經文為:十住,十行,十迴向,十藏,十地,十願,十定,十自在,十頂。共計九項。



唐譯《華嚴經.如來名號品》把“十自在”改為“十通”,其餘名目、項數和次序均同於晉譯《華嚴經》。

《兜沙經》嚴格以十為單位列舉菩薩修行名目,只是多數名稱還不規範,帶著早期譯文的特點。《本業經》雖然在次序和名稱上稍作變動,仍是十項,承自前者。兩種大本《華嚴經》幾乎完全一致,其所列九項大多是所集小經的品名,如《十住品》、《十行品》、《十迴向品》、《十地品》、《十定品》、《十通品》等,其餘各項雖非確切品名,也可在經中找到相應段落。因此,菩薩修行的名目及大體框架從《兜沙經》開始即初具雛形。依據這個框架不斷充實各部分的內容,就形成了後出的多種單本經。在匯集各種單品經並進行系統整理、有目的修改的基礎上,產生了大本《華嚴經》。


附加檔案:
phoS01.JPG
phoS01.JPG [ 231.97 KiB | 被瀏覽 2554 次 ]
phoS02.JPG
phoS02.JPG [ 248.55 KiB | 被瀏覽 2554 次 ]
phoS03.JPG
phoS03.JPG [ 246.2 KiB | 被瀏覽 2554 次 ]


最後由 陳慶祥 於 2015/05/09 PM 12:23:31 編輯,總共編輯了 2 次。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2015/05/09 AM 11:25:02  
離線
中尉
中尉

註冊時間: 2013/01/09 PM 9:11:54
文章: 1922
來自: Taipei
性別: 男孩
佛說兜沙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一切諸佛威神恩。諸過去當來今現在亦爾。
佛在摩竭提國時。法清淨處。其處號曰在所
問清淨。始作佛時。光景甚明。自然金剛蓮華。
周匝甚大。自然師子座。諸佛過去時。亦悉於
上坐。儀法等無有異。極相法中。出生極過度

已。諸佛身體行。悉等具足。明無所復罣礙。不
可計佛處。不可計法處。不可計諸大十方人
民處。不可計佛剎處。過去當來今現在佛等
所出生也。諸菩薩等。各各從異國土來都大
會。其數如十佛剎塵。一塵為一菩薩。如是為

2
限。諸菩薩賜一生補處。皆入十方人民典安
隱。皆入法處。皆入十方諸剎土。皆入十方泥
洹慧。皆入十方所作世間人宿命。皆入稍稍
增深菩薩。皆入諸慧法中。皆入內外法中。皆
入不動不搖法中。皆入過去當來今現在法

中。諸菩薩輩。議如是。佛愛我曹等輩。諸菩
薩等所念。示現我等。諸佛剎。如佛所行。居處阿。
彼聞所有。現我等諸佛剎清淨。現我等如佛
法清淨。佛所說法。悉皆使我曹見矣。現我等
佛剎成敗時。使我曹悉見矣。現我曹等諸佛
起出時。現我等佛剎所有善惡。佛所有悉示
我。示現我曹十方諸有剎土。現我等諸不可

3
計佛所說。現我等菩薩十法住。現我等菩薩
十法所行。現我等菩薩十法悔。過經。現我等
菩薩十道地。現我等菩薩十鎮。現我等菩薩十
居處所願。現我菩薩十黠。現我菩薩十三昧。現
我菩薩十飛法。現我菩薩十印。現我菩薩
悉飛來時。現我佛名無有盡。時佛使我皆護

世間人民。十方佛諸有剎土。悉清淨無瑕穢。
現我佛諸所知有無有也。現我諸惡根本。悉
使清淨。諸法悉為我說。諸所疑難。皆為解之。
悉為解狐疑。皆過度矣。諸所有欲斷之。現我
佛所止處。現我佛諸法所部界。現我佛威神。
現我佛所行。現我佛筋力。現我佛四事不護。

4
現我佛三昧所入處。現我佛所變化在所為。
現我佛無有過勝者。現我佛所有尊號。無有
能及逮者。現我佛所根。現我佛飛。現我佛光
明。現我佛智慧。現我佛四事無所畏。佛悉知
諸菩薩心所念。佛悉現光明威神
東方極遠不可計佛剎有佛。佛名阿逝墮。其

剎名訖連桓。文殊師利菩薩。從是剎來。與諸
菩薩俱。數如十方剎塵。皆前為佛作禮。各各
於自然師子座交路帳中坐
南方極遠不可計佛剎有佛。佛名阿泥羅墮
羅。其剎名樓耆洹。佛陀師利菩薩。從是剎來。
與諸菩薩俱。其數如十佛剎塵。皆前為佛作

5
禮。各各於自然師子座交路帳中坐
西方極遠不可計佛剎有佛。佛名阿斯墮陀。
其剎名波頭洹。羅鄰師利菩薩。從是剎來。與
諸菩薩俱。其數如十佛剎塵。皆前為佛作禮。
各各於自然師子座交路帳中
坐北方極遠。不可計佛剎有佛。佛名阿闍墮。其

剎名占倍洹。檀那師利菩薩。從是剎來。與諸菩薩俱。其數如十佛剎塵。皆前為佛作禮。各各於自然師子座交路帳中坐
東北方極遠。不可計佛剎有佛。佛名阿輸那
墮國陀。其剎名優彼洹。群那師利菩薩。從是
剎來。與諸菩薩俱。其數如十佛剎塵。皆前為

6
佛作禮。各各於自然師子座交路帳中坐
東南方極遠。不可計佛剎有佛。佛名阿旃陀
墮陀。其剎名犍闍洹。那涅羅師利菩薩。從是
剎來。與諸菩薩俱。其數如十佛剎塵。皆前為
佛作禮。各各於自然師子座交路帳中坐
西南方極遠。不可計佛剎有佛。佛名鬱沈墮

大。其剎名羅憐洹。惟闇師利菩薩。從是剎來。
與諸菩薩俱。其數如十佛剎塵。皆前為佛作
禮。各各於自然師子座交路帳中坐
西北方極遠。不可計佛剎有佛。佛名阿波羅
墮。其剎名活逸洹。曇摩師利菩薩。從是剎來。
與諸菩薩俱。其數如十佛剎塵。皆前為佛作

7
禮。各各於自然師子座交路帳中坐
下方極遠。不可計佛剎有佛。佛名楓摩墮羅。
其剎名潘利洹。惹那師利菩薩。從是剎來。與
諸菩薩俱。其數如十佛剎塵。皆前為佛作禮。
各各於自然師子座交路帳中坐
上方極遠。不可計佛剎有佛。佛名墮色。其剎

名[仁-二+質]提拾洹。那軷陀師利菩薩。從是剎來。與
諸菩薩俱。其數如十佛剎塵。皆前為佛作禮。
各各於自然師子座交路帳中坐
文殊師利菩薩。持佛威神。悉遍視諸菩薩。皆
遍以便舉慧言。諸菩薩大眾會。何甚快耶。不
可復計諸佛剎。佛所居處。諸所處。諸所被服

8
佛法。佛說法。佛剎威神。佛所行。佛筋力。佛剎
善惡。不可計佛法。何因耶。十方諸佛剎土。所
說道。所度脫十方人諸法甚深無極。如虛空。
了無所罣礙。何因耶。是蔡呵祇剎土四面種
種人。各各異身體。各各異名。各各異色。各各
有長短。各各有壽命。各各有形類。各各有思

想。各各有念。各各異有聲。各各有聞佛聲。何
因是國土。名波迦私提。四面中有呼佛名曰
勝達。中有呼世世慢陀。中有呼夷阿那坭提。
中有呼釋迦文尼。中有呼鼓師薩沈。中有呼
墮樓延。中有呼俱[言*賈]滑提。中有呼摩呵沙門
中有呼晨那愁樓提。中有呼質多愁樓提等。

9
為四面如是輩。各各呼釋迦文佛名。合為萬
字。如是十方極過去不可復計諸佛剎。都人
民種種各異語。共呼釋迦文佛。名佛字。一一佛
剎。凡各十億萬字。釋迦文佛。從本未造學
道已來。諸所教授弟子等輩時人。如是。佛放
光明。先從足下出。照一佛界中。極明現十億

閻浮利天南。十億大海。十億須彌山。十億遮
加和山。十億弗于逮天東。十億俱耶匿天西。
十億鬱單曰天北。十億照頭摩羅天。十億忉
利天。十億鹽天。十億兜術天。十億泥摩
羅提羅鄰優天。十億波羅蜜和耶拔致天。十億梵
天。十億梵迦夷天。十億梵弗還天。十億梵迦

10
產天。十億摩訶梵天。十億廅天。十億波梨陀
天。十億廅波摩那天。十億阿會[一/旦]羞天。十億波
栗羞訶天。十億阿波摩羞天。十億羞訖天。十
億權呵天。十億波栗推呵天。十億阿波墮訶
天。十億惟于潘天。十億阿惟潘天。十億阿陀
波天。十億須[無/足](音武)天。十億呵迦膩吒天。十

億阿惟先惟先尼[卄/呵]
如是等。各各照見諸天上人所止處。敢是佛
界中。悉皆照明。釋迦文佛。都所典主。十方國
一一方。各有一億小國土。皆有一大海一須
彌山。上至三十三天。一小國土。如是所部。凡
有十億小國土。合為一佛剎名為蔡呵祇。佛

11
分身。悉遍至十億小國土。一一小國土。皆有
一佛。凡有十億佛。皆與諸菩薩。共坐十億小
國土。諸天人民。皆悉見佛。諸菩薩諸天人民。
皆持佛威神。相視如迎。相見
 文殊師利菩薩  復有文殊師利菩薩
 羅鄰師利菩薩  檀那師利菩薩

 群那師利菩薩  佛陀師利菩薩
 涅羅師利菩薩  惟闍師利菩薩
 惹那師利菩薩  軷陀師利菩薩
 曇摩師利菩薩 
如是等菩薩。其所止佛剎。剎極快好。其剎皆
各各自有名

12
 阿栴墮還佛  阿泥羅墮還佛 阿闍陀墮還佛  阿樓那墮還佛 阿栴陀墮還佛  鬱沈墮還佛
 伊豆羅墮還佛 梵摩墮還佛   惟夷羅墮還佛 

兜沙經


附加檔案:
phoS25.jpg
phoS25.jpg [ 239.52 KiB | 被瀏覽 2553 次 ]
DSCN3285_S.JPG
DSCN3285_S.JPG [ 218.77 KiB | 被瀏覽 2553 次 ]
phoS23.JPG
phoS23.JPG [ 233.27 KiB | 被瀏覽 2553 次 ]
回頂端
 個人資料  
 
顯示文章:  排序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2 篇文章 ]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檔案

搜尋:
前往:  
cron
Powered by phpBB® Forum Software ©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
連絡我們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