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雅書法論壇
http://shianya.com/phpBB2/

林美东手札: 与KUO40 君论书,欢迎Ö
http://shianya.com/phpBB2/viewtopic.php?f=5&t=7021
1 頁 (共 3 頁)

發表人:  林之光 [ 2009/01/22 PM 1:18:06 ]
文章主題:  林美东手札: 与KUO40 君论书,欢迎Ö

KUO40 君
發表於: 2009/01/22 PM 12:43:37

--------------------------------------------------------------------------------

朱履貞言:
书之大耍,可一言而尽之。曰:笔方势圆。方者,折法也,点画波撇起止处是也,方出指,字之骨也;圆者,用笔盘旋空中,作势是也,圆出臂腕,字之筋也。故书之精能,谓之遒媚,盖不方则不遒,不圆则不媚也。书贵峭劲,峭劲者,书之风神骨格也。书贵圆活,圆活者,书之态度流丽也。横画起轻而收重,竖画起重而收轻。古人谓横画竖起,竖画横起,此言似难解而易知也。盖书中笔画,必有棱侧方笔,即三折势是也。如竖画之起,其上须有方势,方则左右皆有棱角;左右既有棱角,则似横起,非真正横起也。横画之理亦然
..................................
草書筆法當在 "筆筆環轉"
環順則媚(秀), 轉折則遒(豪)
小草其如懷素者(其實懷素小草並非能品)亦盡其能於環順, 於轉折則牽強有之
此非書家之不能書, 而是受限於筆劃之細微, 強轉則呆滯於行氣也
請指教
.....................
或可另開新主題論書?

[cheers!!] 回复KUO40 君:

附加檔案:
檔案註釋: 原大27*21厘米
闲雅复帖018.jpg
闲雅复帖018.jpg [ 247.63 KiB | 被瀏覽 7897 次 ]

發表人:  kuo40 [ 2009/01/22 PM 1:50:41 ]
文章主題: 

吾於十七帖頗花時日, 於懷素自敘亦曾涉及, 對於懷素小草千文, 則以其做作不暢, 只臨兩通
個人以為如書譜者, 心手雙暢, 人書俱老(老到)環轉處處交帶清楚, 而不有牽連, 通順自然也
朱氏只能算是書家, 而未能成書宗者, 但其 "书中笔画,必有棱侧方笔,即三折势" 之論, 黃庭堅亦有此議
近代包世臣, 吳熙載亦作此論
鄧散木之篆刻學更以 "中入折筆法" 來履行米南宮的無往不收, 無垂不縮
凡上種種, 都在寸楷以上字書筆劃中呈現
於小字則恐無能為之也
這就是個人以為小草易流於媚順之緣由也

發表人:  林之光 [ 2009/01/22 PM 2:52:20 ]
文章主題: 

kuo40 寫:
吾於十七帖頗花時日, 於懷素自敘亦曾涉及, 對於懷素小草千文, 則以其做作不暢, 只臨兩通
個人以為如書譜者, 心手雙暢, 人書俱老(老到)環轉處處交帶清楚, 而不有牽連, 通順自然也
朱氏只能算是書家, 而未能成書宗者, 但其 "书中笔画,必有棱侧方笔,即三折势" 之論, 黃庭堅亦有此議
近代包世臣, 吳熙載亦作此論
鄧散木之篆刻學更以 "中入折筆法" 來履行米南宮的無往不收, 無垂不縮
凡上種種, 都在寸楷以上字書筆劃中呈現
於小字則恐無能為之也
這就是個人以為小草易流於媚順之緣由也



前年发帖链接:
http://www.sf108.com/bbs/viewthread.php ... orid=47526

附加檔案:
檔案註釋: 原大25*21厘米
闲雅复帖019a.jpg
闲雅复帖019a.jpg [ 223.59 KiB | 被瀏覽 7837 次 ]

發表人:  kuo40 [ 2009/01/22 PM 2:58:52 ]
文章主題:  臨懷素小草千文

日課, 每字約10公分

發表人:  林之光 [ 2009/01/22 PM 3:24:10 ]
文章主題:  Re: 臨懷素小草千文

kuo40 寫:
日課, 每字約10公分


(ok!!) 足资吾辈借镜也!

附加檔案:
檔案註釋: 原大7.5*21厘米
闲雅复帖021.jpg
闲雅复帖021.jpg [ 124.16 KiB | 被瀏覽 7825 次 ]

發表人:  kuo40 [ 2009/01/22 PM 3:36:28 ]
文章主題: 

閣下好眼力
調, 薑, 這些字是依懷素所形所書,
這些字(還有其他字)懷素書式, 我也不贊同,
智永就嚴謹多了
來, 字的起筆橫劃過長, 顯得誇張
也許在分行之間有呼應, 但如初學者, 不意中, 取用單字, 就顯突兀無依

發表人:  林之光 [ 2009/01/22 PM 3:49:40 ]
文章主題: 

kuo40 寫:
閣下好眼力
調, 薑, 這些字是依懷素所形所書,
這些字(還有其他字)懷素書式, 我也不贊同,
智永就嚴謹多了
來, 字的起筆橫劃過長, 顯得誇張
也許在分行之間有呼應, 但如初學者, 不意中, 取用單字, 就顯突兀無依


[cheers!!] 版本恐不真也!

附加檔案:
檔案註釋: 原大8*21厘米
闲雅复帖022.jpg
闲雅复帖022.jpg [ 111.7 KiB | 被瀏覽 7821 次 ]

發表人:  encore [ 2009/01/23 PM 2:44:01 ]
文章主題: 

afasdf

附加檔案:
090123tolingzhiguang.jpg
090123tolingzhiguang.jpg [ 90.87 KiB | 被瀏覽 7766 次 ]

發表人:  林之光 [ 2009/01/23 PM 4:38:57 ]
文章主題: 

encore 寫:
afasdf


[cheers!!]

附加檔案:
檔案註釋: 原大14*21厘米
闲雅复帖025.jpg
闲雅复帖025.jpg [ 155.26 KiB | 被瀏覽 7755 次 ]

發表人:  kuo40 [ 2009/01/23 PM 8:57:23 ]
文章主題:  論于書根基

于氏曾為詩曰: 朝臨石門銘, 暮寫二十品
想其用心於魏碑者也
曾見于書(蔣介石)先妣王太夫人事略, 全用北碑筆法, 今日台灣報刊 "中國時報" 四字即自此出, 用筆雄渾, 豈如閣下所言, "不在筆法上下功夫
又見于書 "陸秋心墓誌銘" 全以石門銘筆緻所為,
于氏灼於北碑, 於其筆下甚明也
筆論見解, 人言各異, 循于書跡, 當是 "有學" 者, 應無爭議也

發表人:  kuo40 [ 2009/01/23 PM 9:24:04 ]
文章主題:  法唐碑者無人名家

康2

發表人:  kuo40 [ 2009/01/23 PM 10:00:29 ]
文章主題:  隨手塗鴉

鴉鴉烏

發表人:  林之光 [ 2009/01/23 PM 10:47:43 ]
文章主題:  Re: 論于書根基

kuo40 寫:
于氏曾為詩曰: 朝臨石門銘, 暮寫二十品
想其用心於魏碑者也
曾見于書(蔣介石)先妣王太夫人事略, 全用北碑筆法, 今日台灣報刊 "中國時報" 四字即自此出, 用筆雄渾, 豈如閣下所言, "不在筆法上下功夫
又見于書 "陸秋心墓誌銘" 全以石門銘筆緻所為,
于氏灼於北碑, 於其筆下甚明也
筆論見解, 人言各異, 循于書跡, 當是 "有學" 者, 應無爭議也


[cheers!!]

附加檔案:
檔案註釋: 原大27*21厘米
闲雅复帖026a.jpg
闲雅复帖026a.jpg [ 249.04 KiB | 被瀏覽 7707 次 ]

發表人:  encore [ 2009/01/23 PM 11:58:12 ]
文章主題: 

ghdgh

附加檔案:
20090123tolingzhiguang.jpg
20090123tolingzhiguang.jpg [ 155.65 KiB | 被瀏覽 7697 次 ]

發表人:  kuo40 [ 2009/01/24 AM 6:19:24 ]
文章主題:  論點各異

既是論書, 當各陳己見........

閣下深研筆法三十餘年, 令人敬佩,
若論于書, 當知其一生各階段書藝變化與風格,

通會之際, 人書俱老......于書立基於北碑, 出於草書形式, 晚年書跡放逸不羈卻謹守築鋒法度, 常為書家所不能知,不能為也

晉書如大令者, 草書筆筆環轉以作連綿, 故有可觀之處
今人為草, 或以 "滑過" 當作流暢, 書之可看處在於 "停" 在於 "轉"

停則有力, 轉則有韻, 此于書精到處, 實無一二人得其秘也

1 頁 (共 3 頁)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Powered by phpBB® Forum Software © phpBB Group
http://www.phpb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