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雅書法論壇 http://shianya.com/phpBB2/ |
|
生平第一次被淘汰的作品 http://shianya.com/phpBB2/viewtopic.php?f=5&t=7082 |
第 1 頁 (共 2 頁) |
發表人: | 蔣海若 [ 2009/02/15 PM 3:06:47 ] | ||
文章主題: | 生平第一次被淘汰的作品 | ||
這是近日我參加一個南部地方美展初審就被淘汰的作品,連展出的機會也沒! ![]()
|
發表人: | 龍岡中和 [ 2009/02/15 PM 6:32:46 ] |
文章主題: | |
這麼優雅端莊的作品... 無法想像.. 南部水平這麼高喔! |
發表人: | 江羅 [ 2009/02/15 PM 6:46:36 ] |
文章主題: | |
主文本身很棒阿 會不會是落款的問題 說不定評審不喜歡落款再接到下一行 直接在主文結束後下面那一小段空間書寫 |
發表人: | 蔣海若 [ 2009/02/15 PM 7:06:11 ] |
文章主題: | |
或許可以討論一下現在的比賽要寫啥風格的字?要臨那些帖?要注意啥?給即將參賽的人一些建議 |
發表人: | 小魯 [ 2009/02/15 PM 10:55:49 ] |
文章主題: | |
說到比賽,我想到我參加學生美展的事,同校的某同學臨智永千字文都有得獎,而我卻直接被踢掉......可能是我寫的太差了 |
發表人: | 踏歌 [ 2009/02/17 AM 1:47:25 ] |
文章主題: | |
以弟之無知,應該是無法判別海若兄此作落選的原因。但心 裡有點想法,獻曝一下拋磚引玉。 一般我們的楷行草書,橫畫多會往右上斜以取勢。海若兄顯 然不願受此通則所縛,故大作中有幾處水平及向右下斜的橫 畫。此舉若能成功,則得不同流俗之奇趣。然弟以為此作中 斧鑿痕稍顯。如第二行草擁兩字,橫畫斜度驟然大變,似難 融洽。 水字讓中間的豎勾與左右兩旁皆相貼合,弟覺得是較冒險的 寫法,易滯。除非用了特別靈動的筆畫,或者兩邊有較明顯 的不同處理。 我個人最喜愛的是第二行的絕落花沉,以及第三行的雨寒、 老無風、覺等字。整體的質感還是非常高的。 至於說要「討論一下現在的比賽要寫啥風格的字?要臨那些 帖?要注意啥?給即將參賽的人一些建議 」可能海若兄是開玩 笑吧?呵呵! |
發表人: | 蔣海若 [ 2009/02/17 AM 7:57:40 ] | ||
文章主題: | |||
踏歌 寫: 以弟之無知,應該是無法判別海若兄此作落選的原因。但心
裡有點想法,獻曝一下拋磚引玉。 一般我們的楷行草書,橫畫多會往右上斜以取勢。海若兄顯 然不願受此通則所縛,故大作中有幾處水平及向右下斜的橫 畫。此舉若能成功,則得不同流俗之奇趣。然弟以為此作中 斧鑿痕稍顯。如第二行草擁兩字,橫畫斜度驟然大變,似難 融洽。 水字讓中間的豎勾與左右兩旁皆相貼合,弟覺得是較冒險的 寫法,易滯。除非用了特別靈動的筆畫,或者兩邊有較明顯 的不同處理。 我個人最喜愛的是第二行的絕落花沉,以及第三行的雨寒、 老無風、覺等字。整體的質感還是非常高的。 至於說要「討論一下現在的比賽要寫啥風格的字?要臨那些 帖?要注意啥?給即將參賽的人一些建議 」可能海若兄是開玩 笑吧?呵呵! 是的!!!说到重点上了!还好有闲雅可以拿失败的作品献宝,踏歌兄真是个明眼人,一下就看出了弱点在那里,那个拥字我想做很大的改变,"从提手旁到右偏旁三段向下"做的不好!!有一个我写的类似的字可供参考..还有!各位同好们:进不了展览会场就来闲雅吧!
|
發表人: | 踏歌 [ 2009/02/19 PM 1:31:56 ] |
文章主題: | |
弟瞭解海若兄的意思。也不是覺得那個擁字不好啦,只是整 體感的問題。如果您的作品風格是比較屬於大開大闔型的, 可能我就不會覺得有什麼奇怪吧。這好像很主觀...... |
發表人: | 蔣海若 [ 2009/02/19 PM 2:02:02 ] |
文章主題: | |
有时须要再回归基础,因为长久不看帖会流于自我陶醉而不知大家的感受,自己退步了也不知道!但回归基础又是一个辛苦的过程,能坚持下来的人很少!看看高尔夫球手tiger woods 据说他有时要重新调整握杆站练习场呢!书法就更主观了,自己更不容易看到自已缺啥?要补啥? |
發表人: | 泠厂 [ 2009/03/01 PM 9:02:57 ] |
文章主題: | |
蔣海若 寫: 或許可以討論一下現在的比賽要寫啥風格的字?要臨那些帖?要注意啥?給即將參賽的人一些建議
寫得好參賽得獎固然歡欣﹔落選亦非壞事,至少您是為自己而寫而非趨於競賽流風。 ![]() |
發表人: | 鐸山 [ 2009/03/05 PM 1:37:37 ] |
文章主題: | |
蔣海若 寫: 或許可以討論一下現在的比賽要寫啥風格的字?要臨那些帖?要注意啥?給即將參賽的人一些建議
近來台灣官辦美展書法類陷入一種寫"醜"字、寫"拙"字的不知所云狀態, 其理論背景乃是根據明末傅青主的"四寧四毋"之說。 然而之中的"寧拙"、"寧醜"、"寧支離"、"寧真率"乃是相對應於之後的"毋巧"、"毋媚"、"毋輕滑"、"毋安排", 後者應當才是"四寧四毋"立論的主要重點所在。 所以,現在一味追求的醜字、拙字,是真的有必要嗎? 此外,在行草書方面近來流行明末的書風,其中尤以"立軸"此形制為主, 然而如果大觀明末立軸形制之作,可見其長:寬約在3:1~4:1, 更甚者有至5:1以上的,在此比例之外的極為少數, 並在這一比例下的紙張中書寫三行或四行文字。 在此,又再反思,台灣書壇多以2:1的中堂在書寫, 視覺效果是否為行草書的最佳表現方式? 還是只是為了比賽的作品尺寸規定而把作品寫到最大限度? 以上乃針對目前比賽現況所提出的兩項個人觀點, 後者牽涉到個人美學觀, 所以以提問的方式來請教諸位閑雅版友了。 +++ 最後,給海若兄的(無建設性)意見, 如果只想要得獎,那直接翻翻得獎作品集看看目前流行什麼書體,然後就直接練那書體吧! 只是大家應該都能想像如果是簡帛書、篆書得獎會是何種"樣式", (大概就是行距緊密、字間開闊,書體呈現扁扁的螃蟹狀?) 以行草書得獎又會是何種"樣式"。 (大概就是體勢看似歪七扭八,行氣卻又很"剛好的"結合在一起,飛白的左右又恰巧有脹墨吧?) 以上為不負責任的發言。 (評審老師們別抽掉我的作品啊!我也是想得獎的!!!) |
發表人: | 鐸山 [ 2009/03/05 PM 1:52:41 ] |
文章主題: | |
龍岡中和 寫: 這麼優雅端莊的作品...
無法想像.. 南部水平這麼高喔! 如果接續我的上一篇回覆, 那海若兄的作品大概就是太過優雅端莊了吧? ![]() |
發表人: | 蔣海若 [ 2009/03/05 PM 2:19:49 ] |
文章主題: | |
昨天我又一个不是太南的南部县市书法展览也退件了!说真的 台湾书风已经被中国大陆传染了!我也想得奖,但更想能展示出 来的机会,而评审对我连复审的机会也没,直接退!!而大陆人已 经开始反醒了,我在这里感受得到了!他们对目前大陆的书风理 解开始转变,这也有点像1975文革末人们对政治厌倦的氛 围,这也可能带来他们书法艺术大发展的氛围,希望我们不是才 刚开始要进入1966年! 大家都看到我最近都在临摹而没创作, 这也算是一种深切的反躬自省吧! 转载: 沃兴华告诉大家怎样才是创新!!! 王镛 石开 白砥 于明诠 沃兴华........丑拙书风创新何在? 搞丑拙书风的朋友能否扪着自己的良心,面对以下问题 1、是由衷喜爱丑拙书风,还是因为创新突破无门而转向丑拙书风的? 2、大家不是讲究个性么,当满街都已是碑行书、丑拙书,为何不再顾忌千人一面了?不屑做二王、怀素的书奴,就屑于做丑拙书风的书奴?是二王怀素的艺术水平低些还是他们的书奴不容易做些? 二王以后,也出了不少大师:怀素、智永、欧阳询、颜真卿、米芾......都有实践创新的成果,都有个人独特风貌,这些大师也并未象现在有些人担心的,成为王羲之的翻版。 为何到了当代,一想到出新就取法汉简啊、摩崖啊、金文啊、章草啊,“大师”们则把病笔败笔当成创新的主要表现形式 怀素、智永、欧阳询、颜真卿、米芾......没这样搞怎么也形成个人风格了,怎么没成王羲之的翻版?------想到这一点,就别为自己那满街都是的“碑行书”“拙书”“病笔败笔”找借口了 于右任学碑,取其骨力而非取其骨架 于老学而能化,自是大家 白砥石开等丑拙书风的代表也学碑, 他们是把碑的体格特征照搬(包括那矮扁突兀的字形), 然后生硬地把笔画连上几笔,“碑行书”遂成。 白砥石开学碑是为碑所困 王镛沃兴华学碑倒没被困住 他们敢把“病笔”“败笔”照搬 于右任取碑的长处而化 王镛沃兴华取碑的短处而不化,还坦然加入自己的短处,这是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 内心坦然与否? 只有独处静室,看看于老的字,看看自己的字 叹一口长气....... 挥笔写“诚实”二字悬于案前,可否? 王镛白砥沃兴华于明诠 貌似自然率真,实际做作夸张: 表现浑朴就蓬头垢面 表现自然就东倒西歪 表现率意就大量运用病笔败笔 表现险峻就把笔画硬拽到一边去 王羲之丧乱帖, 用笔变化多端,提纵自如,结字也多有险笔,有些笔画据其走势以为不可能再达到粗细转换的,但王羲之给了世人惊喜,且非刻意为之。其率意之下不仅无失,反有妙得 王镛沃兴华于明诠呢,率意之下就是病笔败笔 表现险峻就把笔画硬拽到一边去 这就是他们表现形式低级的地方 搞丑拙书的有一种条件反射 认为只要看不懂丑书的,就是喜欢横平竖直的,就是不懂书法的 很多平时表现很有眼光的同志在面对那些俯拾皆是的病笔败笔时 都运用起高度的辩证主义思维,煞有其事的:好啊,学习啊 提倡创新, 但丑拙书把创新建立在病笔败笔的基础上,而且根本不承认那是病笔败笔: 病笔乎?非病笔也!丑乎,实美也!黑乎,实白也!这样辩有何意思呢?徒添不诚实而已。 |
發表人: | 鐸山 [ 2009/03/06 AM 12:15:27 ] |
文章主題: | |
由於我沒有看過海若兄所提的中國大陸書法家的作品, 所以在這裡我無從評論。 另外,就我所知,也是我自己認為的, 把拙書發揮至極致的是日本的書道, 這裡特指的是鎌倉時期的書道。 在書道的發展背景上這裡不多做敘述, 只是大致地說明他們作書的背景。 當時書道的作書背景是在經過參禪冥想後, 忽然對一字詞、短語、或是詩詞有所感覺(或是有所啟發), 於是提筆作書寫下作品。 當今的日本書道也有此現象存在, 在這種情況下所寫出來的拙書或許才是自然的。 這也是為什麼王鐸在日本極為流行的原因, 他們喜愛王鐸作品中的率性, 然台灣書壇則是關注在如何取勢、結構與墨色如何安排。 ____ 以上僅供參考。 |
發表人: | 蔣海若 [ 2009/03/06 AM 12:35:15 ] |
文章主題: | |
说的也是啊!要从古帖中走出来太难了!这也是一条路. |
第 1 頁 (共 2 頁) |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
Powered by phpBB® Forum Software © phpBB Group http://www.phpb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