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雅書法論壇

書法、篆刻、文學、文房、硬筆
論壇近期公告
現在的時間是 2024/11/26 PM 5:27:23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6 篇文章 ] 
發表人 內容
文章發表於: 2006/01/02 PM 9:12:37  
離線
中年級生
中年級生

註冊時間: 2005/11/05 PM 1:09:38
文章: 28
性別: 未指定
 玉海
筆者欣賞浙江書家盧樂群所書的一副行書對聯:“詩興起於新雪後,弦聲出自野林中”,初看,其書作神態儼然沙孟海書風,尤得沙氏書法氣勢磅礴、揮斥八極之神髓。

  然而,我們從盧先生的書作中,也可以看出他自立門戶的意圖。例如,沙老字的結構左低右高,以取勢態;盧先生則追求自家面貌,沒有強調沙氏書風的這一特徵,而易之以端莊,氣象堂堂。用筆上,中側鋒並用,橫掃豎刷,神完氣足。沈雄、樸茂、老辣之外,參以俊朗多姿,別開生面。在創作上,盧先生不汲汲於一筆一畫的完滿,而是追求整體筆勢的一氣呵成。在連貫性中,卻又保持節奏的輕重、點畫的粗細、字體的大小正欹、用筆的起伏提按、墨色的濃淡枯潤等的變化,以其內涵的豐富耐人品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對墨色的濃淡控制,就像一位元善於掌握火候的廚師,十分到位。因而書作的點畫奔縱而不浮滑,蒼樸而不礙滯,有助於創作者抵達心手雙暢的自由王國。

  盧樂群先生曾師從著名書法家沙孟海、陸維釗先生,現爲浙江書協副主席,浙江台州市文聯主席,中國書法創作委員會委員。曾獲全國五屆書展“全國獎”、全國三屆中青書展“獲獎作品”、全國四屆書展二等獎、國際賽克勒杯一等獎等獎項。出版有《盧樂群書法集》、《盧樂群書法作品集》等,並發表《民間書法的啓迪》等十余篇書法文論。2002年5月《盧樂群書法展》在日本東京《朝日新聞》會館舉行。
 



http://www.people.com.cn/GB/14738/14763 ... 42174.html
http://www.peopledaily.co.jp/GB/paper39 ... 60324.html
http://www.nmcgallery.com/web/lulequn.htm
http://www.chinawriter.com.cn/zuoxe/wxb ... cleID=2442
http://www.artcn.org/jia/shufajia/llq.htm
http://www.bttp.net/bbs/dispbbs.asp?boa ... n=0&Star=1


附加檔案:
檔案註釋: 盧樂群老師書法新作
19.jpg
19.jpg [ 16.93 KiB | 被瀏覽 9174 次 ]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書家盧樂群
文章發表於: 2006/01/02 PM 9:14:11  
離線
中年級生
中年級生

註冊時間: 2005/11/05 PM 1:09:38
文章: 28
性別: 未指定
書家盧樂群
劉長春
一個人就像一座山。一座山矗立在我們面前,遠近高低怎麽看?那個文學家兼書法家的眉山蘇軾,早已在他的《題西林壁》中用短短的二十八個字概括無遺。
樂群兄善養浩然之氣,幾十年孜孜不倦於書道,心無旁騖,躬耕硯田,研習北朝碑版,臨摹秦漢篆隸,參酌殷墟甲骨、西域簡牘、河洛墓誌,取法歷代名迹,沒有一天間斷,這是字內功夫。由書及文、及詩、及老莊、及佛教典籍,乃至古今中外哲學,博覽群書,是爲字外功夫。臨池作字,早年貧而無紙可書,效法一千四百年前懷素之“穿漆盤”、“書蕉葉”,以棕箬自製毛筆,蘸水在水泥地上鍛煉筆力,書不驚人死不休。一部中國書法史,綿延五千年日月星辰,江山代有才人出。理性派尚法,感性派尚情,禪宗說機鋒妙悟,道家強調有法無法,無爲無不爲,樂群兄繼往開來,統而攝之,天地爲爐,古化爲我,成其自己的一片真性天地。由此可見,惟有思想上的巨人,才能攀向藝術的高峰。甲乙丙丁觀其書者,可以讀出北魏的茂密雄強,江左的風流蘊藉,石門頌的飄逸,顔真卿、王鐸的法度,米芾的狂狠,黃道周的縱橫,吳昌碩的厚重……樂群兄是在寫字,其實又不惟是寫字,他以筆抒寫人生,用書法向人生提問,然後又用書法回答人生。他的筆墨是變化無窮的,他的人生卻是恬淡自然的。寧靜而致遠,他靈魂中的追求,沒有在現實人生中得以實現,千端萬狀,乃化爲筆底波瀾,滿紙縱橫千萬字。
往昔,我讀韓愈《送高閑上人序》,說到草聖張旭:“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讀張旭之草書,可以讀出其一股不平之氣;讀盧樂群之書,可能會讀出更多一些東西,儘管書法爲“無形之相,無聲之音”。書壇重鎮朱關田先生說“非常之人自有非常之處,大靜大動,中情相應,豈能純以外象取之也”———最爲的評!
數年前,我曾在一文中這樣說到盧樂群:“從參加國際第三次書法展覽以後,他再也沒有以書法示人。當然他還執意於硯耕,在揮毫、在錘煉、在刪繁就簡、在革故鼎新,但是卻讓人擔著一種期待,不知什麽時候,又讓人暗暗吃驚了!”十年,漫長而又寂寞的十年,當我們又讀到盧樂群書法的時候,這個吃驚,實在是非同小可。一枝筆、一張紙,計黑當白,也計白當黑,用現代人的觀點說,無非是一種藝術的造型與空間的分割。可是,當你站到盧樂群書作面前:枯藤老樹的蒼勁,高山飛瀑的奔放,長風卷雲的舒展,還有荷塘月色的清韻……我深信,每一個人都會被他洋溢的才情、浩蕩的氣勢,以及筆墨的狂濤駭浪捲入其中。它,讓你吃驚!不,讓人震撼!強烈地感受著心靈的震撼!凡是真正撼人心魄的東西,都將不朽。
然而,不會吃驚的,還是那個盧樂群,溫文爾雅,沈默寡言,與世無爭的盧樂群———就像他家居後邊的北固山,不爭高低,不計遠近,默默地站立在那塊土地上,站成一種屬於自己的歷史和歷史的自己。
http://www.shgj.org/dvbbs/dispbbs.asp?b ... 796&page=1
http://www.shgj.org/dvbbs/dispbbs.asp?b ... 797&page=1
http://www.shgj.org/dvbbs/dispbbs.asp?b ... 798&page=1
http://www.bloghome.cn/index.php?op=Vie ... ogId=19445
http://www.bloghome.cn/index.php?op=Vie ... logId=1614
http://www.bloghome.cn/index.php?op=Vie ... ogId=19559
http://www.bloghome.cn/index.php?op=Vie ... ogId=19578
http://www.bloghome.cn/index.php?op=Vie ... logId=1614
http://www.bloghome.cn/index.php?op=Vie ... ogId=21802
http://www.gmw.cn/01gmrb/2000-10/24/GB/10^18583^0^GMA3-215.htm
http://www.bjyouth.com.cn/Bqb/20001024/ ... 4B0901.htm
http://www.bttp.net/bbs/dispbbs.asp?boa ... n=0&Star=1
http://blog.shufa.org/blog.asp?name=handwriting
http://calligraphy.blog.ztlz.net
http://www.taizhou.com.cn:8080/cntz/hom ... enDocument
http://www.zjwh.zj001.net/show_hdr.php? ... 0&xpos=282


附加檔案:
檔案註釋: 盧樂群書法作品欣賞
24.jpg
24.jpg [ 31.42 KiB | 被瀏覽 9174 次 ]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2006/01/02 PM 9:15:46  
離線
中年級生
中年級生

註冊時間: 2005/11/05 PM 1:09:38
文章: 28
性別: 未指定
融化碑帖 恣意古今———盧樂群和他的書法藝術

楊哲華

作爲繼于右任、沙孟海、陸維釗之後第三代書法家的傑出代表,盧樂群的行草書融帖碑之長,儒雅中透出雄渾,靜謐中顯出蒼莽,既有歷史的、古典的高度,又富含強烈的時代創新色彩。
  以帖爲體 以碑爲用
  在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浙江臨海,盧家是一個書香世家。
  1966年,盧樂群拜在他的第一位書法老師朱在勤門下。
  朱在勤在“文革”前著有《中國書法史略》,寫過悼念蔡鍔病逝的名聯:“萬里南天鵬翼直上扶搖那堪憂患餘生萍水姻緣成一夢;數年北地胭脂自卑淪落贏得英雄知己桃花顔色亦千秋”。
  跟著朱在勤,盧樂群主要學習正楷、行草爲主的“二王”體。一學就是四五年。
  在朱在勤的推薦下,盧樂群到杭州拜訪了沙孟海、陸維釗等先生。
  “二王”體是法“帖學”,屬“南派”。而沙、陸則崇“碑學”,屬“北派”。從此,盧樂群的書風走上了相容南北兩派、融碑帖於一爐的路子。
  從1969年到上世紀80年代初,盧樂群在沙、陸的引導下,走出了“帖學”的狹小範圍,苦學北派“碑學”技藝。
  以帖爲體、以碑爲用的創作思路,使盧樂群筆下在保持帖學靈秀、瀟灑、流暢的同時,遺貌取神地吸收了北碑中的雄強、渾穆、粗獷與峻厚,漢碑中的開張與高古,以及民間書法中的率意與質樸,書法創作進入一個新的境界:高古雄強,儒雅蕭散。
  厚宣濃墨 瀟灑包容
  盧樂群並沒有滿足。
  1983年,他進一步收集整理近現代出土的殷墟甲骨、西域簡牘、河洛墓誌以及馬王堆帛書殘紙,汲取書法營養。
  1985年,他在《西泠藝叢》載文,在當代書法理論界較早提出了從民間書法中吸收營養的主張:“民間書法潛在的審美內容,只有在今天才可能全面徹底地被認識和欣賞。”
  他在考察了漢、唐、宋到明、清、民國各個時期在書法上的輪回和自我否定的歷史特點後提出,當代書法家應該用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去尋求表現感情的新形式,要有瀟灑、無雕琢、不經意、寬廣、包容的審美意識。
  於是,他作書時強調中鋒,又不失帖學的欹側變化;他喜用白色加厚生宣,執較飽滿的羊毫筆以濃墨寫就。
  白色宣紙似乎與當代尚“華麗”、好“色”之風不相稱,但質樸無華中更顯精神,也更有豐富的墨色變化。特別是枯筆與淡墨的運用,極虛靈又極爲結實。而在加厚的生宣上,頓筆刷字,極見淩厲之勢,顯示了一種沈著而痛快的辯證關係。
  “羊毫筆的使用,使其線條的質感更爲細膩並少了幾分火氣。沈厚、強勁、柔和、靈逸,這樣的力量表達非大功力、大手筆莫能爲也!”業內人士驚歎。
  盧樂群筆下的線條,在明確的勢態中,微微地表現出波動、曲折的形勢,筆與筆之間,因勢相生,莫不使人動容。
  不斷的實踐、學習,加上深刻的思考、創新,盧樂群的書藝引起了業內的關注,也獲得了諸多獎項,以致被稱爲“獲獎專業戶”。
  可是,1990年之後,盧樂群卻在書界突然“蒸發”了。
  直到近年,盧樂群在朋友的再三說服下,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個人書展。
  十年磨劍 超越自我
  這10年,他躲開城市的喧囂,住到臨海北固山麓。因爲院子後面的一片松林,他給自己的住處起名爲“聽濤閣”。
  十年磨一劍。盧樂群又登上了一個高峰。
  “豪氣內斂,沖淡日多,人書趨老,或有得意,更見得淳而且和。”
  散文家兼書法家的劉長春情不自禁地贊道:“當我們有幸讀到《盧樂群書法二集》的時候,這個吃驚實在非同小可。一支筆、一張紙,計黑當白,也計白當黑,用現代人的觀點來說,無非是一種藝術的造型與空間分割。可是,當你站到盧樂群書作面前的時候,枯藤老樹的蒼勁,高山飛瀑的奔放,長風卷雲的舒展,還有荷塘月色的清韻……”
  “學藝先做人。如果,一個人能抛棄負擔,不爲名利所累,他在創作中才會放開手腳,才能進入一種更高的境界,創作出真正的藝術作品來。作爲藝術中人要能超越自我,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盧樂群認爲。
  在潛心研究後,盧樂群發現,唐代尚法,宋代尚意,明代尚神,清代尚質,現代是多元的。能否把具有時代特色的民間書法的瀟灑飄逸,加上高古的篆隸的筆法、筆意,帶到楷書行書之中呢?
  魏碑變行書很難,趙之謙實踐成功了;碑帖結合也非常難,于右任、沙孟海等人也實踐成功了。
  “時代特色就要有一種意態高古、純淨雄強的藝術。”
  不久,盧樂群發表了《隸體行書化的思考》,又推出條幅“良師善教重芳德,好友相知少許年”、“爲藝休如時尚氣,多師潤化自家風”等一系列作品。在結字上,尋求漢隸與行草書的結合體,並成功地將“石門頌”賦以行書的連貫與流暢,簡約與多姿。其結字造型上向背、曲直、欹側、開合的隨機運用,令人感受到無處不在的張力。結字的誇張變形,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現代書法創作的共同趨向———走向“二度抽象”。
  “書法的復古主義再一次成爲潮流。在書法的實用性減退之後,藝術性更加突出,更作爲心靈的表述,也更加注重韻、法、意、情、質。”
  “我寧願做一個永不滿足的探索者。”盧樂群說。
http://www.shgj.org/dvbbs/dispbbs.asp?b ... 796&page=1
http://www.shgj.org/dvbbs/dispbbs.asp?b ... 797&page=1
http://www.shgj.org/dvbbs/dispbbs.asp?b ... 798&page=1
http://www.bloghome.cn/index.php?op=Vie ... ogId=19445
http://www.bloghome.cn/index.php?op=Vie ... logId=1614
http://www.bloghome.cn/index.php?op=Vie ... ogId=19559
http://www.bloghome.cn/index.php?op=Vie ... ogId=19578
http://www.bloghome.cn/index.php?op=Vie ... logId=1614
http://www.bloghome.cn/index.php?op=Vie ... ogId=21802
http://www.bttp.net/bbs/dispbbs.asp?boa ... n=0&Star=1
http://www.gmw.cn/01gmrb/2000-10/24/GB/10^18583^0^GMA3-215.htm
http://www.bjyouth.com.cn/Bqb/20001024/ ... 4B0901.htm
http://blog.shufa.org/blog.asp?name=handwriting
http://calligraphy.blog.ztlz.net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40/15166/1345132.html

http://news.sina.com.cn/o/2005-07-08/02236378902s.shtml
http://www.nmcgallery.com/web/lulequn.htm


附加檔案:
檔案註釋: 盧樂群老師書法新作
25.jpg
25.jpg [ 31.91 KiB | 被瀏覽 9175 次 ]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2006/01/02 PM 9:18:47  
離線
中年級生
中年級生

註冊時間: 2005/11/05 PM 1:09:38
文章: 28
性別: 未指定
文/漁 江

  


  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台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盧樂群先生,50年代初以來學習書法,融合了“帖”、“碑”書派的不同風格,集兩派之所長,他那儒雅中透出雄渾,靜謐中顯出蒼莽的行草書,獨具一格,連續在書法展上折桂,蜚聲海內外,成爲當代“新文人”書法的代表性人物。

  

熏 陶

  1942年盧樂群出生在浙江歷史文化名城——臨海。他家祖上是書香世家,他的父親雖沒有“棄書”卻做起了買賣,成了一個商人。從小對盧樂群成長影響至深的是他的母親和祖父。

  兒時,盧樂群對於經常在外經商的父親印象是很模糊的,他對父親的瞭解,都是從母親那裏聽來的。母親曾對他講過,他的父親雖是生意人,但受家庭影響,年輕時讀書很用功……他酷愛書畫,收藏了很多名人的字畫,寫字非常刻苦,指上磨出了厚厚的老繭。母親並沒有過多的說教,但她的用意很明白,這對兒時的盧樂群來說,作用是持久、深刻的,至今他都銘記不忘。

  他六七歲時,父親爲了做生意去了臺灣。父親走後,他與母親回到臨海老家。祖父是臨海很有名氣的人物,在詩詞書畫方面造詣很深,他在浙江圖書館工作,結交了當時的許多文化人朋友。盧樂群從小受這種環境的熏陶,對書畫産生了強烈的好奇心。祖父看到他喜歡書畫,就教他寫字。

  孩童時期的盧樂群原本活潑好動,後來他看見祖父在經樓裏虔誠地誦經,以及神龕裏供奉的牌位、燃燒著的香火,充滿著無限的神秘感和恐懼感。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漸漸地使他的性格變得沈靜起來,以至於發展到後來,他的書藝風格中都帶有一種不可捉摸的、抽象的空靈感。

  

融 會

  他的第一位書法老師是年近八十的朱在勤老先生。早年朱先生曾在北京做過高級幕僚,他寫得一手好字,文章也寫得好。給盧樂群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朱先生寫的一副對聯。當年朱先生在京聞聽蔡鍔病逝,深爲悲痛,便爲蔡鍔和他的知己“小鳳仙”寫了一副長聯,上聯是說蔡鍔的:

  萬里南天鵬翼直上扶搖那堪憂患餘生萍水姻緣成一夢;

  下聯說的是“小鳳仙”:

  數年北地胭脂自卑淪落贏得英雄知己桃花顔色亦千秋。

  據說朱先生的這副對聯,在當時祭奠蔡鍔的靈堂裏懸挂的挽聯中公認是寫得最好的。朱先生書法造詣頗深,“文革”前曾著有《中國書法史略》一書。

  從1965年開始,盧樂群跟朱先生學書法,學詩詞,前後有四五年時間。字以書寫正楷、行草爲主的王羲之、王獻之的“二王”體爲主。這段時間的學習,對盧樂群書藝形成具有很大的影響。1969年,朱先生離開臨海,去了他兒子那裏。臨走前,他囑咐盧樂群:要寫好字,只學一家是不行的。要走出臨海,廣泛地學,向名家學習、請教。有機會要遍訪名山大川。

  在朱先生的推薦下,盧樂群到杭州拜訪了沙孟海、陸維釗等先生。當時,這些老先生們備受冷落,有人上門求教,知是“吾道不孤”,他們很高興。沙先生的老師是吳昌碩,他寫的行草,粗獷有力,在文雅中透著一種剛勁、豪氣。盧樂群原先從朱先生學的“二王”體是法“帖學”,屬“南派”,而沙先生、陸先生“崇碑”,屬於“北派”,他向老先生們學到了不同的書法風格。

  中國疆域遼闊,南北地域、氣候、人文環境差異較大,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自然條件中的人就形成了不同的性格,追求的文化風格也就有所不同。南方山清水秀,人們生活在“小橋、流水、人家”的環境裏,反映在書法上,南派的字體就顯靈秀,北方多高山平川,人們開朗、豪爽,反映在書法上,北派的字體就較爲粗獷。

  尚臨摹前人和名家的書迹拓本或印本。清學者阮元曾寫《南帖北碑論》,提倡南北書派結合。繼而,清學者包世臣著的《藝舟雙楫》共六卷,其中兩卷專門論述書法,指出:自漢代以來書法用筆源流,時有穿鑿附會的缺點……因而,他大力提倡學習北碑。阮元和包世臣的主張對後來書法界的書風變革頗有影響,崇尚“碑學”的風氣一時大盛。其後,康有爲著《廣藝舟雙楫》六卷,專門論述書法問題,進一步提倡學碑,特別推重北魏書法風格,反對學帖,不滿唐代所盛行的講求結構嚴整的書風。他們的觀點從理論上引導書法界擺脫南派呈現的“末流”趨向。

  這種趨向主要反映在“二王”體的演化中。當年,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相繼工書法,精研諸體,博採衆長,推陳出新,變漢魏以來古拙、質樸的民間書法的書風,形成了全新的、具藝術化特點的形式——文人書法,尤善正楷、行草,字勢英俊豪邁,雄強多變,饒有氣勢,對後世影響極大,爲歷代學書者所崇拜。然而,千百年來,後人拘泥“二王”體,漸漸地其字勢失去了原有的精神實質,字寫得越來越趨於程式化,字勢柔弱,無風骨。隨著科舉取士制度的完備,要求文人寫字典重工致,到了明清兩代,爲了科考,在文人中更形成爲死板僵硬的“館閣體”。

  阮元、包世臣、康有爲等人的理論,提倡用北方“碑”體強悍、粗獷的風格注入南派柔弱、細膩的書風中,使書法恢復活力和生機。沙先生和陸先生就是“碑學”書派的承繼者,是碑帖結合、最具功力的實踐者。從1969年開始到80年代初,盧樂群在沙先生和陸先生引導下,走出了原先“帖學”這一狹小範圍,苦學北派“碑學”書法技藝,眼界開闊了。

  

書 論

  此時,盧樂群深知要更深入地研習書法,必須在理論上加強學習,有了理論作爲基礎,才能明確往哪一個方向發展。可以說,在80年代這十年,是他走向成熟的時期,在書法技藝和書法理論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陸陸續續地他發表了一些有關書法方面的論述。
  

  1985年,盧樂群在《西泠藝報》上發表了題爲《民間書法的啓迪》的文章。在文章中,他講述了民間書法所經受的歷史遭遇:

  民間的俚俗的書法,主要指漢魏六朝民間寫手的書法;晉人寫經、漢簡、帛書、磚文,其中既具有藝術素質,又有別于文人書法的那一部分。這是歷來被高雅的文人視爲粗野庸俗的東西……

  千百年來幾乎沒有人對民間書法投之以青睞。每一個時代,他們書法的藝術驕子又無不孕育于民間書法的母親身懷。然而,每當這些新生兒呱呱墜地的時候……榮譽和尊敬便落到文人書家的身上。幾乎所有的文人書法都脫胎于相關聯的民間書法,鮮有書家願意回顧他書法母親的容顔。

  然而,盧樂群指出,從書法的發展歷史中,可以得到另一種啓示:注定有朝一日,這種民間書法,將以嶄新的風姿、楚楚動人地出現在書藝之圃中。

  民間書法潛在的審美內容,只有在今天才可能全面徹底地被認識和欣賞。這是由書法發展的自身規律所決定的。

  從人們開始對民間書法發生興趣的背後,我們可以發現人們對古代的懷念和返古的情懷。這一現象不僅是書法領域單一的現象,其他藝術領域也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它不僅是中華民族時代的審美心理,在世界各國,它不因地域的阻隔而不一,似乎有一種潛在力量在感召著不同民族、不同藝術愛好的人們,使他們在同一時代,向著統一的方向探索多種多樣的藝術。

  煊赫一時的西方畫家馬蒂斯和畢卡索,當他們的靈感受到“俗”藝術的感召時,只通過畫筆簡單的、對非洲和東方民間藝術做低層次的摹仿之後,便輕而易舉地震動世界畫壇。一蹴而就的驚世駭俗之舉,很清楚地透出人們對舊的典雅藝術的一種厭倦心理的消息。它必然地導致人們對他的對立面“俗”藝術的狂熱。

  盧樂群分析道:人們的這種“懷舊”和“返古”情懷,就在於尋求新的意趣。藝術的規律推動著書法在更高的層次上開始新生。

  在人們對於藝術性和個性提出越來越高要求的時候,我們不難看到民間書法更洋溢著切近和新意的魅力。對於舊的形式,由於根本的觀念改變,産生一種膩感是必然的。於是自然而然地從它的對立面尋求新的意趣。似乎是由於一種現代高度的科學和文明所産生的逆反心理,促使人們希望在回返太古之中,面對一無成法的文字符號用一種原始的意識,重新描摹純自然的心靈。似乎舊的藝術形式已經使人們久久窒息,期望著亙古的原野,亙古的星空和土壤的氣息。它提示我們應該用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原始的思維方式,對待文字符號的造型。

  ……

  他在考察了漢、晉、唐、宋到清、民國各個時期在書法上出現的輪回和自我否定的歷史特點後提出,當代書法家應該用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去尋求表現感情的新形式,要有“瀟灑”、“解放”、“自由”、“寬廣”、“包容”、“天然”、“大繁從簡”、“灑脫”、“不經意”、“無雕琢”的審美意識。

  

問 鼎

  盧樂群80年代初學成步入書壇後,甚見活躍,大凡全國、全省書展,無論專題還是綜合性的,每每參加,且頻頻得獎,時有“獲獎專業戶”的戲稱。截至1990年,他獲得全國四屆書展二等獎;全國中青年書展一等獎;全國五屆書展“全國獎”;“‘賽克勒杯’北京國際書法大賽”一等獎;《書法》雜誌舉辦的“全國書法比賽”二等獎……在書法界著實刮起了一陣“盧樂群旋風”。

  然而,至1990年他出版第一本《盧樂群書法作品集》之後,便畫上了個句號,戛然收兵,沈了下去,一沈竟然整整十年。如是急流勇退之舉,非器大志高者所不能爲!是什麽原因呢?

  

“閉 關”

  還要從沙孟海、陸維釗兩位先生說起。

  兩位老先生人品高尚,既教盧樂群書法,同時又潛移默化地向他灌輸著“爲人”之道。老先生們講的那些道理並沒有特指什麽,盧樂群還是後學晚輩,還沒有意識到“名”和“利”的問題,對兩位先生當時所講也並沒有體驗;如今,盧樂群在書法領域已有了一定的成就,出了名,對兩位老先生當年教導的做人之道有了較爲深刻的領悟。談起兩位先生的教誨,總是不由地發出感慨:“ ‘學藝先做人’,做人非常重要。假如一個人總把自己放在一個很高的生活水準裏,對藝術來講並不是一件好事;一個人將自己的技藝用作爲對物質、對金錢過高的追求也會成爲一種負擔。如果,一個人能抛棄負擔,不爲名、利所累,寫字不是爲討人家的喜歡,他在創作當中才會放開手腳,才能進入到一種更高的境界中,創作出真正的藝術作品來。作爲藝術中人要能超越自我,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

  1990年,盧樂群書寫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詩:

  愛水多掉舟,惜花不掃地。

  幸無眼下病,且向樽前醉。

  身外何足言,人間本無事。

  寫著寫著……他似有所感悟。一個人,無論你有多大的作爲,又能怎樣呢?外部世界仍然按著它的規律發展,仍然是那個世界和自然。於是,他下決心不再參與各種活動,歸隱山鄉,“閉關沈寂”,看看書、寫寫字,修身養性。他的一位朋友曾這樣談起他:“數年前,我曾在一文中這樣說到盧樂群:‘從參加國際第三次書法展覽以後,他再也沒有以書法示人。當然他還潛心於硯耕,在揮毫、在錘煉、在刪繁就簡、在革故鼎新,但是卻讓人擔著一種期待,不知什麽時候,又讓人暗暗吃驚了!’十年,漫長而又寂寞的十年,對於爭名於朝,爭利於市,汲汲計較一日之得失者,怎一個耐字了得?”

  他確實耐得住寂寞。他躲開了城市的喧囂,住到臨海北固山麓,院子後面是一片松樹林。他給自己住的屋子起名爲“聽濤閣”,他的一枚閒章刻的就是這三個字。

  十個年頭,朋友認爲他是:“豪氣內斂,沖淡日多,人書趨老,或有得意,更見得淳而且和。”大動若靜而外虛,大智似愚而內明。十年沈寂,氣靜如山。著名散文作家、書法家劉長春先生在他的《北固山與盧樂群》一文中寫道:

  樂群性格素來恬靜,他的書法也充分展示著主體的自在性。或飄逸,或簡淡,或雄健,或自然,一點一劃之間,宣泄著的都是他的內心世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皆忘,波瀾不驚,有如靜定不言的北固山……康南海說:“書法亦佛法,始於戒律,精於定慧,證於心源,妙於了悟。”了悟之後,便可隨心所欲天馬行空……他的氣質不是那種廉價的,誰都可以稱讚幾句的大路貨。盧樂群,讓人欲說還休,欲說還休之後,可以觸摸著的卻是一顆不爲世俗所累的淡泊的心。

  盧樂群自己也說:“此山即我,我即此山。”他看中的、追尋的便是北固山的“固”,體現著“原本”、“靜”、“定”的精神。

  

羽 化

  2000年,盧樂群“複出”,然而,這並非是他個人的意願和所爲。他是在市里的領導和朋友的再三說服、動員下同意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書法展的。如何評價沈寂十年之後盧樂群的書藝劉長春先生爲《盧樂群書法作品集》而寫的《跋》,可能是最爲全面的了。

  北固山之于盧樂群,實屬十年前留給我的一個印象。十年以後,當我有幸先睹盧樂群兄即將赴京送中國美術館展覽的全部作品……於是盧樂群的形象更加在我的腦海中豐滿厚實起來。

  如果繼續以山來喻人喻書……所謂“高”,即思想之高;所謂“奇”,乃書藝之變化無窮;所謂“靜”,爲性情淡泊之指歸。

  樂群兄善養浩然之氣,幾十年孜孜不倦於書道,心無旁騖,躬耕硯田,研習北朝碑版,臨摹秦漢篆隸,參酌殷墟甲骨、河洛墓誌,取法歷代名迹,沒有一天間斷,這是字內功夫。由書及文、及詩、及老莊、及佛教典籍,乃至古今中外哲學,博覽群書,是爲字外功夫。臨池作字,早年貧而無紙可書,效法一千四百年前之懷素“穿漆盤”、“書蕉葉”,以棕箬自製毛筆,沾水在水泥地上鍛煉筆力,書不驚人死不休。一部中國書法史,綿延五千年日月星辰,江山代有才人出。理性派尚法,感性派尚情,禪宗說機鋒妙語,老莊強調有法無法、無爲無不爲。樂群兄繼往開來,統而攝之,天地爲爐,古化爲我,成其自己的一片真性天地。由此可見,惟有思想上的巨人,才能攀向藝術的高峰。甲乙丙丁觀其書者,可以讀出北魏的茂密雄強,江左的風流蘊藉,石門頌的飄逸,顔真卿、王鐸的法度,米芾的狂狠,黃道周的縱橫,吳昌碩的厚重……樂群兄是在寫字,其實又不惟寫字,他以筆書寫人生,用書法向人生提問,然後又用書法回答人生。他的筆墨是變化無窮的,他的人生卻是恬淡自然。寧靜而致遠,他靈魂中的追求,沒有在現實人生中得以實現,千端萬狀,乃化爲筆底波瀾,滿紙縱橫千萬字。

  往昔,我讀韓愈《送高閑上人序》,說草聖張旭:“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讀張旭之草書,可以讀出其一股不平之氣;讀盧樂群之書,可能會讀出更多一些東西,儘管書法爲“無形之相,無聲之音”。書壇重鎮朱關田先生說:“非常之人自有非常之處,大靜大動,中情相應,豈能純以外像取之也。”——最爲的評!

  ……現在,當我們有幸讀到《盧樂群書法二集》的時候,這個吃驚,實在是非同小可。一支筆、一張紙,計黑當白,也計白當黑,用現代人的觀點說,無非是一種藝術的造型與空間分割。可是,當你站到盧樂群書作面前的時候,枯藤老樹的蒼勁,高山飛瀑的奔放,長風卷雲的舒展,還有荷塘月色的清韻……我深信,每一個人都被他洋溢的才情、浩蕩的氣勢,以及筆墨的狂濤駭浪捲入其中……引起我思索的倒是樂群兄十年磨一劍,那份執著,那份癡迷,那份苦心孤詣,需要我們這些所謂書道中人特別地體會了。

  然而,令人不會吃驚的還是那個溫文爾雅、沈默寡言、與世無爭的盧樂群——就像他家居後邊的北固山,不爭高低,不計遠近,默默地、牢固地,千百年來都不動地站在那塊土地上,站出一種屬於自己的歷史和歷史的自己。

http://www.shgj.org/dvbbs/dispbbs.asp?b ... 796&page=1
http://www.shgj.org/dvbbs/dispbbs.asp?b ... 797&page=1
http://www.shgj.org/dvbbs/dispbbs.asp?b ... 798&page=1
http://www.bloghome.cn/index.php?op=Vie ... ogId=19445
http://www.bloghome.cn/index.php?op=Vie ... logId=1614
http://www.bloghome.cn/index.php?op=Vie ... ogId=19559
http://www.bloghome.cn/index.php?op=Vie ... ogId=19578
http://www.bloghome.cn/index.php?op=Vie ... logId=1614
http://www.bloghome.cn/index.php?op=Vie ... ogId=21802
http://www.bttp.net/bbs/dispbbs.asp?boa ... n=0&Star=1
http://penmanship.chahua.cn/
http://penmanship.blogoutdoor.com
http://calligraphy.top81.net.cn


附加檔案:
檔案註釋: 盧樂群書法作品
26.jpg
26.jpg [ 36.1 KiB | 被瀏覽 9179 次 ]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文章發表於: 2006/01/02 PM 11:48:12  
離線
中尉
中尉
頭像

註冊時間: 2005/03/07 PM 2:11:33
文章: 1650
性別: 男孩
這幾篇關於盧樂群的文章.建議擺一個版面..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文章發表於: 2006/01/03 AM 12:58:28  
離線
二級軍士長
二級軍士長

註冊時間: 2004/09/15 PM 5:38:58
文章: 917
性別: 女孩
文輸 寫:
這幾篇關於盧樂群的文章.建議擺一個版面..


我把相關的文章合併在一起了
請calligraphy下次若有關於盧樂群的文章一併轉貼於此
謝謝囉!

_________________
離開閑雅,就此別過!


回頂端
 個人資料  
 
顯示文章:  排序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6 篇文章 ]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檔案

搜尋:
前往:  
Powered by phpBB® Forum Software © phpBB Group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
連絡我們
計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