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墨 寫:
大家共同学习交流,就别称老师啦!
1.原墨迹就是如此!晋唐的时候书风多是露锋,也就是直接杀锋入纸 八面出锋,具体的引用我就简省了,可以参见智永的墨迹千字文,高清的神龙本兰亭(临褚字,多揣摩神龙兰亭是很有好处的)雁塔圣教这个碑刻工十分精良,基本能把褚的书写细节刻的分毫毕现!(可以看文物出版社出的那个带原碑照片的版本,日本人编著的)
2.先大字还是先小字,这个说法不一,可能各有各的所长吧!个人觉得还是原大比较好,字大了,结构笔法就不同了,照着小字的字帖写大字,就加入了自己的东西,对于最需要坚守法度的开始阶段是没有好处的,倒不如先小后大,等自己对书法,对笔法,对结构有了较深的了解后,再去练习大字,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先小后大其实并不很难,自身体验过!呵呵,倒是先大再小,很多不良习惯养成了,对于更讲究笔法更精细的小字,是个大麻烦!还有笔力之说,个人觉得小字更讲究笔力,更精细!
3.褚遂良那个时候的人写字,执笔是有倾斜的,用的也是硬毫,也没有中锋侧锋的分别,简单举个例子,比如横的写法是竖入笔,这时笔尖是朝上的,然后直接向右涩行!这就是所谓的“勒”!只有这样才会有”劲“!竖画是横入笔,下行!当然,这种写法不适合羊毫,太软了!所以吴湖帆说:”羊毫盛行而书学亡,画则随之.生宣盛行而画学亡.书亦随之” 是很有道理的!后世的中锋理论是配合羊毫的,最是误人!
4.可以写大,大字更重结构,结构合理,大字就有好看有气势了!不是简单按比例放大,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整体结构来安排!
以上是个人浅见,不一定会合您心意,勿怪!
首先非常感谢 墨兄的回帖,多谢了,你绝对是有真知灼见的。我总结了临习雁塔的几个要点,请指正:
0 使用稍微硬的兼豪笔书写 笔锋 长度 4公分上下为好
1 尽量原大书写 不要超过10公分,站坐书写皆可 坐着枕腕会更稳
2 起笔尽量侧锋杀锋入纸 露锋居多
3 笔杆略微倾斜 行笔需涩行为好
4 注意提按使转 笔画写细些
5 长线条行笔时手指略微绷紧 找到力透纸背 芭蕾舞者脚尖的感觉
6 书写时注意聚拢笔锋 线条写出“S”形
7 自然书写 不要用笔去描 、去做作
张帖三副高手临的雁塔 重新复习下 也请各位分析三人的高低 谢谢各位